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努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成遂教育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月14日,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与遂宁市第四中学校指导办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我校部分中层干部和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便主动开启了学习之旅。
参观校园
观摩课堂
畅谈感想
4月21日,学校组织参与签约仪式的老师召开了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成遂教育合作工作推进会,会上大家畅谈了在石室联中的的学习感悟,对推动成遂教育合作持续深化做出工作安排。会议由教务处副主任陈娇主持。
非常荣幸能够走进成都石室联中,在石室联中的学习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当有侧重、有取舍,变教教材为利用教材,放弃面面俱到,不同类型的课培养不同的能力,尝试重点突破,逐个击破。我们要尽可能调整语文课堂结构,巧妙设计课堂提问语言,为学生的思考搭建梯子。
——李妍姣(语文教研组组长)
教育界经常流行一句话:“要给孩子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有幸4月14日再次走进石室联中的数学课堂,深刻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意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 不断增加自己“桶里” 的水,知识储备优于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吴玉碧(数学教研组组长)
在石室联中,参观校园,观摩课堂,走近师生,所见所闻,感触颇深。漫步校园的每个角落,处处散发出浓郁的育人氛围,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株花木都育人。不禁感叹:名校之名既在于有“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的名师们,也在于有梦想,敢追求;有信念,敢担当;有韧劲,不任性;有品位,不苟且的学生。
——向松(英语教研组组长)
走进石室联中校园,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气息,走进课堂,学生的面貌,老师学富五车的状态更是深深的感染了我,立足当下,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进取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联中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也会更上一层楼!
——邓三妹 (理综教研组组长)
石室联中与我校一样,虽建筑面积小,但非常精致,文化气息很浓厚,所有布置都精雕细琢 ,匠心独具,令人驻足,令人留念。教师非常高的专业水平,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整节课的知识架构,这是属于他们的集体智慧。石室联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必将促进我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马小红(文综教研组组长)
石室联中,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不过200米跑道的操场上井然有序的进行的大课间活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进行广播体操活动,初三年级进行跑操和素质练习,参与度很高,自律性很强,充分的展现了石室联中学子的活力和激情。
——赵倩儒(体育备课组长)
走进石室联中,沿途建筑物中各种精美的画作、文化角、读书角无不透露出独特的文化气息,让我不自觉的被这所学校所吸引。通过此次交流学习,使我得以反思自我,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如何把创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让我觉得教育工作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更要有持之以恒的热情。
——魏容(历史备课组长)
初次来到石室联中,感受到联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联中学子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切都让我深深地震撼且思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习应当是幸福的、快乐的,少年应当是分发的、向上的。师者之幸,就在于陪伴他们成长的一程,并与他们共同进步。期待与联中的朋友深入学习、交流、进步。
——陈攀(政治教师代表)
走进石室联中的校园,感受很浓的一股校园文化。统一着装的学生,郁郁葱葱的校园绿植,欢乐的课间操,热情的老师,美味的午餐........让我记忆深刻。听了一堂石室联中赵老师的“生物技术”,学习到很多东西。课后我们互留了电话和微信,回来后我就和赵老师交流了很多。有了这些资源,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充分利用起来,不断学习,努力进步。
——曾桢(生物备课组长)
信息技术老师李文勇的授课方式和学生们认真的实操态度以及老师严格的要求,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到了一些方法和经验。课后我亦向李老师请教了结合教材对于授课内容选择上的一些观点。我也会认真地反思,如何才能够让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学、乐意学并且学得进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内容。
——刘兆蓉(新教师代表)
▲教务处主任李攀华讲话
为做好与成遂教育合作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教务处主任李攀华提出学校在抓好两校以四川云教为平台的常态化线上教研的基础上,还将积极探索与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定期开展行政干部、教师、学生交流,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机制,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代彬讲话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代彬表示:全体干部、教师要牢记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认识与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签订指导办学协议的意义,认真学习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在德育建设、学科教学及学校治理各方面先进经验,注重学用结合,积极探索,将他们的先进经验与我校实际有机结合,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我校的育人水平,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
成才热线(座机):0825-2319929
陈老师:15982533062
唐老师:13330642308
学校官网:www.sn2zbjxq.cn